当年的新人导演陆川,却与成名已久的姜文,共聚《寻枪》
前几天看完那部港片《机动部队》后,脑海中立刻就浮现了另一部电影的影子,就是陆川执导姜文主演的《寻枪》。
两部电影的主线都是讲述寻枪的故事,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机动部队》让人看到了警队同事之间的袍泽之情,尽管片中塑造了很多角色,有时围绕不同角色分线叙事,但是故事并不复杂。
而《寻枪》则是以派出所民警马山为主线,单线条推进故事,片中还有不少第一人称的视角,可却十分烧脑。
偏远地区一个派出所的民警马山,一大早就被老婆叫醒了,让他管管儿子。原来是儿子写了一篇关于男女生身体结构差异的作文,老婆觉得儿子被他带坏了,马山却觉得没什么。
突然,他发现自己腰间的手枪不见了,慌乱之间他找遍了屋子都没找到。当他以为是儿子偷了时,格外粗鲁地对待儿子,也依然没找到。
老婆的抱怨儿子的哭泣,他充耳不闻,满脑子想的都是丢失的手枪。
匆忙赶到派出所的马山仍旧没找到手枪,走出派出所的他突然听到儿子的叫声。儿子提醒说会不会掉到昨晚姑妈的婚宴上,于是马山去一一询问婚宴上与自己接触过的人。
写礼单的陈军,他的战友老蒋,开车送他回家的老树精,还有同车的周小刚。可依然没有线索,不过在他调查的过程中,却一直有个人反复出现,就是卖羊肉粉的刘结巴,透着满满的奇怪。
寻枪迟迟未果,枪里还有三发子弹,很可能造成命案,局长勒令尽快破案,哪知马上就发生了命案。
马山的初恋女友李小萌在周小刚的房子里被枪杀,凶器就是马山丢失的枪。
后来真凶逐渐浮出水面,正是几次与马山碰面的刘结巴。
他的家人因为喝了周小刚生产的假酒而去世,他要找周小刚报仇,却撞见李小萌和他在一起,意外之下打死了李小萌。
最后马山假扮周小刚引出了刘结巴,用自己的身体消耗掉了最后的两发子弹,付出生命的代价抓住了刘结巴。
故事的情节似乎很简单,丢枪,寻枪,命案,找到枪抓获凶手,可是片中有太多的镜头和情节耐人寻味了,似乎真相并没有那么简单。
1.影片开头,马山睡在床上时,镜头下是老婆颠倒的脸。
这是影片唯一上下颠倒的镜头,作为影片开始,是否意味着观众接下来看到的一切并不一定是真相?
2.马山意识到丢枪后马上赶到派出所,寻枪未果走出派出所之后,突然听到儿子喊他。几个旋转晃悠的镜头之后,他才看到儿子,然后儿子提醒他是不是把枪丢在姑妈的婚礼上。
马山从家里赶到派出所之后,儿子应该在家里或者去了学校,怎么可能马上出现在马山身边提醒他?有没有可能儿子的提醒只是他自己的臆想?
3.马山去找周小刚时,却遇到了开门的李小萌,这时李小萌的衣服变换了一次。
当马山离开时,听到李小萌喊他,回过头看时却发现门早就关上了。
马山看到路上一辆带着人的摩托车,起先后座的人是红衣长发,后来却变成蓝衣短发。
马山在巷子里迎面遇到一起走来的五个学生,回头再看时他们却拉开了一段距离。
这些镜头和情节都似乎表明马山精神状况出现了一定的恍惚。
4.老树精说开车送马山回家的时候,两只眼睛看到了李小萌和周小刚的暧昧场面。
但是当时他坐在司机位,李小萌二人坐后座,马山醉倒在副驾驶,更有可能目睹李小萌二人暧昧场面的是马山。
5.马山骑着摩托的时候,看到老婆和儿子站在一起向他挥手,妹妹妹夫也站着目送他,随后镜头下出现一个背影,手里拿着枪向前方走去。
这个奇怪的情节是不是暗示拿着枪的背影就是马山?
6.晚上与老婆一起入睡的马山关灯后,恍惚间梦到李小萌家的轮廓,一声枪响过后,惊醒的马山发现老婆在洗手间洗脸,镜子里看他的眼神很怪异。
第二天,李小萌就被杀了。警察将马山以嫌疑犯身份抓捕后,马山从老婆口中得知自己昨晚有段时间不在房里。
坐在监牢手戴镣铐的马山,做了个开枪的手势。
这是不是再度暗示马山就是凶手?
7.马山离开周小刚家时,与一位挑着扁担的雨衣人擦肩而过。有个镜头雨衣人一直跟着周小刚,随后却是马山出现在了周小刚身后。
后来李小萌被杀,警方给周小刚做笔录时,他说当时他自己去见李小萌,李小萌说了句“你们怎么是两个人来了”,还对着他的身后笑。
他还供述闯进来杀人的是一个穿着雨衣的人,警察让马山穿上雨衣让他辨认时,他一口咬定穿着雨衣的马山就是凶手。
这些情节似乎都表明马山就是那个穿雨衣的人,也是杀害李小萌的凶手。
8.每次遇到刘结巴,马山都发现他一点也不结巴,在他的疑问之下,刘结巴才开始结巴,而且感觉刘结巴是如影随形地跟着马山,却不曾与其他人有过交集。
马山抓捕刘结巴中枪后,最后却安然无恙地站起来大笑离去,铐在一起的刘结巴也消失了。
也许刘结巴是马山心理暗示下出现的一个人物,其实就是他自己,最后马山被刘结巴打中,两人合二为一,算是马山亲手了结了自己的罪行。
那么事件的真相可以这么猜测,在妹妹的婚礼上遇到昔日的初恋情人李小萌,与老婆感情不算幸福的马山异常兴奋,可是随后却撞见了李小萌与周小刚的不正当关系。刺激之下马山精神失控,杀害了李小萌。
后来马山或者精神失常或者潜意识想为自己开脱,臆想出丢枪这出戏,在清醒后选择自杀得到了解脱。
当然关于电影的解读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这部电影中大量的细节,以及镜头语言,都颇耐人寻味。
《寻枪》是陆川的导演处女作,在他从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后的三年里,基本没有人找他拍戏,人生陷入迷茫与黑暗,直到电影《寻枪》。
于是陆川把这一段的心理历程拍进了电影。他曾这样总结《寻枪》,这部电影展现了一个男人如何步入生命的黑暗,如何依靠自己的力量苦苦挣扎,从而灵魂获得救赎。
陆川毕业即失业,他心中追寻的电影梦暂时远离甚至消失在他的生活,如同电影中的马山,觉得好像丢了最重要的枪。
最后,马山终于找回了枪也救赎了自己,而陆川也凭借这部电影站在了梦想的起点。
在拍摄这部电影时,陆川作为一个新人导演能够请到成名已久姜文,也是两人当时相似的状况使然。
那时姜文自导自演了《鬼子来了》之后,在影片还没有通过审查时,就参加了嘎纳国际电影节,并荣获了评审团大奖。
但是这次的违规参赛,姜文受到了电影局“五年内不能担任导演”的处罚。这对于姜文来说,也是个不小的打击。
于是陆川和姜文,两个不太顺的男人,共聚《寻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