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拥650万“群演”的襄阳,会成为下一个横店吗?
文 王中中
前些天,新周刊记者特地来到《你好,李焕英》的拍摄地——湖北襄阳。在这座小城里,我们发现,每个人都有个演员梦,人人都可以成为“最佳路人甲”。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向来不需要太多理由。一座城市能走红,有时候也只要一部电影的契机。
2021年初春知名度最高城市,非襄阳莫属。创造了票房纪录的《你好,李焕英》,让电影拍摄地襄阳成了网红打卡目的地。
我们抵达卫东厂(《李焕英》取景地)的时候,襄阳正在“倒春寒”降温下雨,但依然有很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在电影同款景点打卡。 / 作者供图
马蜂窝旅游大数据显示,电影《你好,李焕英》上映后的15天内,襄阳旅游搜索热度环比上涨39%,每天有近3万名游客来到襄阳。
一夜之间,大家不仅多了同一个“妈”李焕英,还多了同一份乡愁依存地——襄阳。这里既有传统历史故事的追溯,又有上世纪集体生活的追忆。
但正如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中写道:“城市不会泄露自己的过去,只会把它像手纹一样藏起来。”
翻红的襄阳城,远不是一部电影就能轻易代表的城市。它是“我叫郭襄,襄阳的襄”、被金庸书写了260多次、郭靖黄蓉夫妇誓死守卫的那座城;亦是三国鼎立的始点、历史长河上屹立不倒的“华夏第一城池”。
站上襄阳的古城墙,来复习一遍王维的《汉江临泛》。“楚塞三湘接, 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 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 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 留醉与山翁。” / 作者供图
现在,这座人口650万的古城中,侠骨柔情的现代故事也从未间断。银幕上大明星的童年已成往事,现实中小人物的真实生活永远在上演。
他们的故事里,藏着襄阳质朴的底气和傲气。
非专业人士,最敬业群演
这个初春,因《你好,李焕英》走进卫东机械厂的,除了游客,还有重游故地的莫全新。
卫东机械厂作为《你好,李焕英》戏份最重的取景地,贡献了电影里排面最大的一场重头戏——“铁娘子队”和“打铁娘子队”的女子排球赛。
这场排球赛足足拍了一周的时间,台前幕后总共动用了近千名工作人员。单是群演,就有600多名,把卫东厂的小篮球场塞得满满当当。
“当时人实在太多,很多群演都是自驾来的,车辆把卫东厂外出的路都堵死了,卫东厂那边的对接人气得差点取消合同不让我们再拍。”如今离电影拍摄已经过去了两年,莫全新对当年在卫东厂发生的事,依然记忆犹新。
张小斐身后的观众席,是当初剧组临时搭建的,现在已经拆掉了。 / 《你好,李焕英》截图
莫全新之所以会对《你好,李焕英》幕后故事如此熟悉,因为他正是影片的群演统筹队长、一个真正做到字面意义上“一呼百应”的人。
他是在襄阳群演圈里名气很大的“莫队”。从2016年入行至今,每每谈起群演,他都觉得自己只是做了一点“微小的工作”,他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业内人士。
“真正有理想的人都到北京、上海、横店去了,在襄阳这里当群演,开心就好。”但如果要论哪地的群演最敬业,莫全新心里的答案,必然是他大襄阳的人。
接下来的3月中下旬,莫全新和200名襄阳本地群演还会远赴厦门“助力”,那边有一部新戏点名要求他们的群演进组拍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