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团队耗时2年,《刺杀小说家》的电影工业化值几分?
2021年的春节档,虽然票房上是两部喜剧领先。但在中国电影工业化的进程中,正在上映的《刺杀小说家》带来的意义更为重要。
相比于好莱坞成熟的重工业科幻特效大片,中国电影的大片虽然早于新千年张艺谋的《英雄》便拉开帷幕,但从制作规模,影片特效以及商业故事的成熟性方面来衡量,当时的中国古装大片只做到了大场面以及强大的明星阵容,在特效以及商业故事方面表现得并不成熟,也与好莱坞影片拉开了巨大的差距。这也直接导致中国大片的热仅经历不到十年的发展便迅速退出历史舞台。
2019年的春节档,《流浪地球》的上映,让中国电影看到发展中国重工业电影的曙光,影片的巨大票房成功同时也指出了中国重工业电影的前进方向,那就是必须要将形式和内容严格统一:外在形式上可以在特效上实现电影视听的升级,而在具体内容上,影片则要有一个成熟的商业故事。
在《流浪地球》影片的成功下,中国电影的工业化水准也得到了保障。两年之后,电影《刺杀小说家》得以上映,而《流浪地球》的幕后班底也让中国电影工业化的水准有了更大的提升。
形式:特效场景不断升级,动作戏拳拳到肉
单从视听语言上,《刺杀小说家》贯彻其中的大场面、特效戏以及动作戏方面足以令人惊艳,整体上显示出中国电影商业大片的成熟。
影片中,小说家路空文所描绘的小说世界里,给观众呈现了绚丽的奇幻世界。
在场景上,烛龙攻城、孔雀花车、白翰坊以及最后出场的赤发鬼,这些异域世界的呈现,都显示出每个场景都很用心,也调动了观众最大的观影情绪。
特效上,包括黑甲独角的造型,附在少年空文的身上,脱离身体后,既能在战斗中由整体分成碎块,又能由零化整地呈现;此外扑面而来的红衣武士,以及庞然大物赤发鬼的出场,也均带来了极强的视觉效果。
动作戏上,小说世界里黑甲手臂化为刀锋厮杀的场景,红衣武士一路追赶少年空文和小女孩的场面,以及黑甲、红衣武士与赤发鬼大战的场面,令人十分过瘾。
而即便在现实世界里,李沐派出的手下追杀小说家路空文,他们的打斗场面,也均给人拳拳到肉的体验。
为了给观众带来更震撼的视觉体验,让观众沉寂影片当中,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影片在制作上还采用IMAX摄影机拍摄,更大的画幅,也给观众带来了更加宏大的场面,呈现出更多的细节,某些场景诸如孔雀花车,最终也都以完整的面貌呈现出来。
从规格上,《刺杀小说家》确实给人很大的感受,而这些形式的突破,并不是为了炫技,而是在观众观影互动的需要,也是内容上的需要。
IMAX摄影机在制作上带来的变化,也让影片可以在IMAX银幕上有更直观的观影体验,巨幕影厅呈现出影片画幅(1.85:1)比普通银幕(2.35:1)多出26%的画面外,还包括影片的高清画质。4K(4096×2160)的格式,在画面分辨率上也远比1080p(1980×1080)要清晰得多,更能经得起宽大的银幕检测。
内容:科幻世界观与亲情故事相结合
形式为内容服务。成熟的重工业电影,不仅要有好的视听画面体现,更重要的是有一个成熟的商业故事以及情感共鸣。《刺杀小说家》除了在形式上进行突破外,呈现出的成熟故事也让影片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重工业影片。在世界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