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时尚网 > 美图 > 《你好,李焕英》破53亿,背后隐藏着一个信号

《你好,李焕英》破53亿,背后隐藏着一个信号

时间:2021-03-24 23:45:18 来源:互联网

最近贾玲创了一个新纪录——全球票房最高的女导演。她的贺岁片《你好李焕英》,已经票房超过53亿,超越了之前的女导演派蒂·杰金斯拍的《神奇女侠》。

这对于贾玲本人当然是大好事,也是一个极大的荣誉,甚至对于华人女性导演来说,都是一个非常有面子的激励。

可我想说的是,还不用高兴的太早,因为真正的好时候已经快到了。

什么时候?

就是华人不断打破世界电影记录的时候。

试想一下20年前,《卧虎藏龙》全球大卖,光在北美就超过1.2亿美元,整个中国震惊了。我们没想到自己的武侠题材,可以在异国他乡如此卖座。

从此国内导演开始了《北京人在纽约》式的打工仔“媚外”式拍法。

之所以把媚外加上了引号,是因为这并非是真的崇洋媚外或者要当汉奸二鬼子,只是一种正常的商业倾向,急迫的想打开西方市场,并且为此主动拍外国人喜欢的题材。

可惜,最后由于并不是所有华人导演都像李安一样懂得中西调和,大部分出来的成品,都从“中国导演拍来讨外国人喜欢”,变成了“中国导演自以为外国人肯定会喜欢”,而成功的,也无非是《英雄》跟《十面埋伏》两部。其余的,海外回响都很惨淡。比如张艺谋的古装第三部,黄金甲,已经开始被外国冷落。至于陈凯歌等人,就更别提了。

来源:央视网新闻

来源:北京晨报

国内更是骂声一片。

虽然大片时代的意义很正面,可我们很长一段时间,都要忍受“大导演+大明星+大场面+不说人话”式古装巨作,画面拍的够美,故事却土不土洋不洋,慢镜头拉的人好像摄影师便秘一样,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里,古装大片这个标签,几乎跟公知一样成了骂人话。

那为什么要这样迁就外国人呢?

当然是为了海外市场。

就像刚才所说的卧虎藏龙,全球票房换算成人民币,超过20亿。这在20年前是什么概念?我想除了成龙以外,所有中国艺人想都不敢想——成龙的好莱坞巅峰之作《尖峰时刻2》在2001年上映,全球总票房超过三亿四千万美金。

这里面有美元本就比人民币值钱的因素,但更多的还是因为好莱坞电影受众人群广,且我国本土市场还未开发完全,场次安排也不科学。

我回想一下我小时候,2000年左右,那时候这边很多正规电影院甚至还是循环场,一张票你愿意在这里看十几遍也没人管你,至于三四线城市或者县城,就更不正规。

而现在,去电影院的观影人数比当年翻了十倍不止,一部有口碑的好电影,在我国票房突破二十亿rmb,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这在除了美国以外的任何国家,都是难以想象的。

更不用说去年的全球票房冠军被中国电影拿到,这是你让其他国家卯足了劲也达不到的成就。有人说是疫情助攻,但为什么只助攻了中国?又没见你印度拍抗中神剧得全球冠军?当然你也可以说你们是一张电影票座位坐500多人。

在现在好莱坞独霸世界的环境下,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是极为令人振奋的。我想即便平时不是高喊爱国口号的人,哪怕是热爱电影、热爱文艺事业的,也都会本土取得这样的成绩,而感到骄傲。

可这样的好成绩,对我们却仅仅是个开始中的开始。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就拿好莱坞举例,他们的不少大制作影片,海外票房占比甚至比本土要高出许多。而我们目前如此高企的票房数据,仅仅是在本土市场仍未完全饱和下,所取得的阶段性胜利。我不无骄傲的想,这势头以后只会更猛。

你好李焕英是个还不错的电影,我去电影院看了两次,后期有点拖沓,但整体的笑料还是很充沛,也是一部有心的电影,它能卖座也是理所当然的。

但最让人振奋的,是这本身就不是一部以什么大制作、搞特效、“全世界通行的语言(动作)”之类妄图走国际范儿挣外国人钱为目的的电影。

而是踏踏实实的在拍一个属于中国文化语境下,带有复古色彩的故事。你让外国人去看,笑料、内涵,都只能看个一知半解,甚至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00后看起来都有些困难,可以说是地地道道的一部,为中国普通观众量身定制的作品。

而现在这样的成绩,也正是中国普通观众给贾玲的回馈。也让那些曾梦想着拍一个花里胡哨、无洋不欢的“全球视野大作”,顺便碰瓷奥斯卡,再不济也得提名个金球奖的华人导演们,再一次看到了国内市场的潜力。

至于贾玲是目前世界女导演里最卖座的,我还是那句话,对贾玲来说是一生的荣耀,但对我们来说,走的路还要很长,这只是万里长征组歌里的一段悠扬的小插曲。

小事。我希望这是小事。

之所以说希望是小事,是因为我们不该守着这样一个记录沾沾自喜——中国人口比美国多了将近五倍,且经济蒸蒸日上,国民对文艺事业的热衷与支持也越发强烈。因此,以后这种事情我们将遇到很多,放平心态,继续进取,眼前那些不是高山,只是一张张即将被我们超越的清单。

全文完。

标签: 你好 53 背后 隐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