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揭秘《血战台儿庄》幕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1.影片剧本起源。《血战台儿庄》的剧本由作家田军利和费林军一起创作,最初他们创作的剧本发表在了《八一电影》杂志上,发表后的三年中这个剧本犹如石沉大海,几乎无人问津。直到1985年3月,陈敦德(这部电影的制作人)在北京与田军利和费林军见面交谈后,以3000元的高价直接买走了剧本,随后这部影片进入开拍前的准备阶段。
2.影片剧本最初的主角是张自忠将军,因为张自忠的人生故事戏剧性更强,并且他没有打过内战,各方面条件都无可挑剔。但是影片制作人陈敦德提议把人物主角改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把人物的命运和整个故事的背景、过程以及结果紧密相连,用纪实风格表达,这样就进一步提升了影片的整体格局,宏大的历史感和真实性。
3.为了拍摄《血战台儿庄》这部电影,影片的剧本前前后后总共修改了17次才最终定下来。
4.李宗仁唯一的儿子李幼邻在美国得知大陆在拍摄《血战台儿庄》的消息后,他就第一时间乘坐飞机飞回了祖国大陆,他下飞机后没有去宾馆,直接就去找电影制片人陈敦德,表示自己想看一看这部电影,陈敦德告诉他影片已经拍完但是并没有完成剪辑和配乐,但是他还是坚持想立刻看一下,在得到电影局的同意后,他看到了这部电影,这部电影他看了十多分钟,眼泪就流了下来,因为他认为影片中李宗仁的扮演者邵宏来太像自己的父亲了。
5.时间到了1988年6月11日,《血战台儿庄》这部电影开始在香港首映,由于这部影片非常的生动,写实,犹如一部史诗级的战争巨制,影片一经上映,就在香港引起轰动。
6.由于这部影片非常的写实,影片故事坚持从真实的历史资料出发,坚持实事求是,影片在国内和中国宝岛台湾都获得非常高的评价与肯定,也因为这部影片,蒋经国开始支持并且同意国民党的老兵回到大陆探亲,两岸同胞终于打破隔阂,打破乡愁,国民党老兵从此开始有机会回祖国大陆探亲,两岸关系也因为这部电影,开始不断拉近距离,两岸的友好互动从此也开始越来越多。负责出品这部电影的广西电影制片厂功不可没,这部电影的上映,对以后的影响非常深远和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