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时尚网 > 美图 > 以《我的姐姐》反思童年创伤,中国人到底需要怎样的死亡教育?

以《我的姐姐》反思童年创伤,中国人到底需要怎样的死亡教育?

时间:2021-04-12 16:45:07 来源:互联网

或许,我们已经很久没看到如《我的姐姐》一般深刻且独特的现实主义电影了;甚至通过此片,我们可以追溯到曾国祥导演的《少年的你》。

早在2019年《少年的你》热映之时,校园暴力话题便引起了全民的讨论热度,甚至某种程度上影响到了校园暴力本身立法和整顿的改进。

到了《我的姐姐》,电影创作者显得更加卑微且谨慎。在大限度压低姿态之余,孩童视角成为了影像表达的核心驱动力。

中国未成年人成长困境的普遍困境在孩童视角的铺陈下,孤独且敏感;而镜头背后的真实感则被进一步放大,且触及到我们每个人关于童年不愿被提及的创伤。

童年与不幸

“幸福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要用一生来治愈童年”已然成为了当下许多网民信奉的圭臬。

而一个幸福的童年的标准是什么?如何来定义幸福的童年?其实更应该从多个维度来考量。

不幸为故事的反向延展性扣下了死结,死亡成为了无法改变的现实之后,毁灭性的外部打击几乎瓦解了安子恒的所有依恋情感状态。

父母在世时,安子恒的安全感全来自于外部给予。而一旦父母赐予的寄托不复存在后,淹没过往人格的摧毁性的精神压力便随之而来。

对于安子恒来说,父母构建起了他童年生活的全部,父母的离世不仅在于肉体消逝的不可挽回性,精神守护职能的突然失位,足以对我们的男主角产生不被理解的高纬度打击。

当然在电影中,戏剧效果冲淡了安子恒的悲剧心理活动,孩童的可爱和乐观消弭了悲剧氛围的笼罩,加上与姐姐的戏剧关系冲淡了随后应该发生的悲剧情感表达。

但在电影技巧的助推下,童年的孤独感在同安然的一系列对手戏中,不经意间反衬了出来。结尾处,安子恒即将被新的家庭领养时,孤独感被影像放置到最大。

在许多观众眼中,安然对于亲情的守护或能给予安子恒一个更好的未来,但这一切并不能给他的童年生活带来质的、精神上的改善。

在精神守护神的离去已成为既定事实之下,如何完成孤独感的破除、如何进行完成内心的重建,才更符合电影人道主义的表达倾向。

童年和孤独感

标签: 姐姐 反思 童年 创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