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许氏兄弟翻拍前作,碰上周星驰崛起,只拿了票房第三名
在1991年汇集众多香港当红影星拍摄的《豪门夜宴》中有这样的一幕,周星驰和许冠文在饭桌上同时夹住一个鸡头,许冠文却偏说夹中的是鸡屁股,两人经过一番争论后,最终周星驰还是把鸡头让给了许冠文。
这是导演用心安排的一个镜头,鸡头预示着喜剧电影,两人各执己见暗示对喜剧的看法不同。
周星驰让给许冠文表示尊重这位前辈,而许冠文说鸡头上有白头发,也是表明自己已将喜剧电影让位给新人。
这段看似无意的对谈,实际上是两个时代的喜剧之王,站在一个时代交替点上,完成了一次完美的交接。
而在这的前一年,由许氏三兄弟再度携手,拍摄的《新半斤八两》一路披荆斩棘,斩获香港年度票房第三。
与《新半斤八两》同月上映的《赌圣》凭借4100万的票房成为年度票房冠军,周星驰从此获得“星爷”的尊称,开始纵横影坛。
作为香港新老喜剧之王,同样夸张的肢体语言、诙谐幽默的对白和天马行空的情节,甚至同样对市井小人物的演绎,许冠文和周星驰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作品却各有千秋。
许冠文的鬼马式喜剧,更多在暗讽市井小市民小奸小诈的同时,展现人性深处纯真善良的光辉,角色更为饱满立体;
素材大多取材于当时的社会生活,没有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很难切身体会到那样的社会环境给人性带来的影响;
周星驰自嘲式的小人物喜剧,癫狂中带着偏执,充满对生活的嘲讽,刺激观众的笑点更多依靠的是他本人高超的喜剧表达。
就影片深度而言,许冠文的喜剧可能更胜一筹。但在影片生命力和突破局限性上,周星驰的作品更多地为大众所接受。
90年以后,许氏电影由于缺少对画面特性的把控和剧情深度的探索,逐渐与同级的作品拉开距离。
这也是1990年以后周星驰票房大卖,一路高歌,逐渐取代各类喜剧电影的重要原因之一。
许冠文也在这个时候选择急流勇退,逐渐隐居幕后。尽管如此,时至今日都不能否定许冠文的才华和喜剧天赋。
而这部坐拥2600万票房的《新半斤八两》,至少是良心之作。
电影讲述的是许冠文扮演的杂志社社长为了拯救濒临破产的杂志社,联合员工费尽心思挖掘捏造八卦头条新闻,最终却阴差阳错,凭借对一场抢劫的现场报道起死回生,最终解决破产风波,皆大欢喜的故事。
01、许氏三杰最后一次银幕聚首
70年到80年之间,许氏兄弟为观众呈现了不少高质量影片。
文武英杰,除了鲜为人知的二哥许冠武负责幕后工作,其他三人都是名声在外的明星。
此前三人一共合作过五部电影,诸如《鬼马双星》、《半斤八两》、《摩登保镖》等等,一度冠绝影坛。
在《摩登保镖》之后三兄弟已多年未曾合作(鸡同鸭讲许冠杰只是客串),在父亲许世昌的强烈要求下,三兄弟终于再度于《新半斤八两》聚首,并成为三人共同主演的最后一部电影。
与之前一样的模式,许冠文演精,许冠英扮傻,许冠杰卖帅,虽然剧情一样简单明了,但没有照搬旧版,甚至电影原声主题曲都是许冠杰重新创作。
02、清纯玉女洪欣的银幕处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