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速激》导演林诣彬:还没想好如何复活保罗·沃克角色
采访、撰文/法兰西胶片;翻译/牟家奇
林诣彬上次带着《速度与激情》这个系列来中国,已经是八年前了,那时候,《泰囧》刚刚出炉,中国电影市场正在经历巨型膨胀。也就是在那一年,他和光线影业达成合作,要拍一部名为《少林寺》的中国大片,当年王长田宣称,这次合作,一定是中国电影史的奇迹。
但从第六集后,他离开了这个系列,并且错过了这个系列在中国的最蓬勃的红利期,《速7》24.2亿,《速8》26.7亿,都和林诣彬没有直接创作关系。而当年高调的项目《少林寺》也一直没有出现。
有些刚进入这个系列的影迷,会误称林诣彬为“速度与激情之父”,但这个系列的开山并不是林诣彬,拐点才是他。
我一直好奇,这位从少数族裔独立电影起家的导演,一路摸爬滚进入到好莱坞重工业第一梯队,他的真实创作乐趣是什么?在由他执导的《星际迷航3》终结了这个系列的可开发前景后,他又回到《速激》这个老牌团队中,他的乐趣还有哪些?
导演林诣彬
“我觉得我的现状已经很好了。”
连线采访时,镜头前的林诣彬泰然自若,于是我把脑子里最突出的几个疑问都抛给了他。
他说他不想做厌烦的事,但他很在意粉丝对作品的看法(韩的回归和外太空飙车都是和粉丝的共识),同时,也想找到更多可以合作的人。
但他不赞同埃隆·马斯克用火箭把汽车送上天的方式,并且挑明了,身为“星际迷航小子”他这次要在电影里“嘲讽”一下《星球大战》。
从影20年,他从一个包容度极低的工业环境里一路登天,他并没有这个身段的自负,有的是“这就是幸运”。
这是我们第一导演做采访聊得最精简的一次,10分钟。
但信息量还在,至少我听到他说,《少林寺》这片,仍有戏。
*以下为10分钟对谈实录
导演林诣彬与范·迪塞尔在片场
法兰西胶片:我记得迈克尔·贝在拍《变形金刚5》的时候,他说他自己对那些爆炸啊追车啊有点厌烦了,但对主角擎天柱的历史身份挖掘很感兴趣,他特别喜欢亚瑟王,就把擎天柱和亚瑟王历史联系在一起。正巧《速9》也是你第五次拍摄这个系列,你会不会也开始对爆炸追车感到厌烦,但是对主角唐老大的历史的挖掘仍然感兴趣?
林诣彬:我的原则就是,我不去做自己觉得厌烦的事情。对我而言,动作戏和其它的元素是不可分开的,但是你得自己亲自来弄它。我喜欢我现在正做的一切。
我在第6集后离开这个系列时,以为这里的工作就彻底结束了,但是当我回来的时候,我又发现了不少新的东西值得去探索。实际上,不断深挖角色,可以让我把动作戏融入进角色的展现上。
这样一来,我们就在不断扩大这个系列的可能性。这些都是我没尝试过的,所以我觉得非常激动。
林诣彬与约翰·塞纳
法兰西胶片:你的激动,一定包括这次上太空飙车对吧,我好奇,做这个场面的原因是先受到粉丝的呼吁,还是说,先受到埃隆·马斯克的影响?
林诣彬:哈哈,非常有趣的是,在过去的十五年里,我在创作过程中总会有些没有实现的想法。当我拍《速9》时,我感觉飞到外太空的这个想法非常可行,之后我发现原来粉丝也有过这样的创意,这太神了,这些都是偶然发生的。
林诣彬导演连线专访现场
当我三年前看到埃隆·马斯克用火箭把汽车送上天时,我认为是不太对的,所以我又咨询了火箭方面的科学家,跟他们学习怎么着陆,需要多少燃料等等硬知识。
然后,我在研究这种外太空飙车概念时,我觉得这场戏会和罗曼和泰吉这两个角色非常搭,就是那种一切都刚好的感觉,所以这场戏是由他们来完成。
总之这个概念有一定现实性的,整个过程太有意思了。
法兰西胶片:之前拍《星际迷航3》的经验有帮助到这部电影吗?
林诣彬:哈哈,当然啦。我想做的是,一定要确保我们贴近物理与现实,所以这对于演员来说是个考验,那场戏都是我用威亚吊着泰瑞斯和卢达克里斯完成的,之前《星际迷航3》里类似的外太空拍摄也是这样做的。
法兰西胶片:说到这个《星际迷航》,我发现这集《速9》里反而有许多“星战梗”,并且带有很强的对星战粉的戏谑,我想问你对此是怎么琢磨的?
林诣彬:嘿,哥们!我可是“星际迷航小子”啊!我从小就不喜欢《星球大战》,所以别把我在电影里提及《星战》的那部分想得太好,哈哈哈!我是《星际迷航》这一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