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巡礼——中国电影博物馆探馆游记
[爱卡汽车汽车文化原创]
作为博物馆巡礼系列的第三期内容,这次为大家带来的是一座世界级博物馆——中国电影博物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级电影专业博物馆,该博物馆不仅拥有极具观赏性的外部建筑,馆内设施以及氛围的营造都具有相当高的水准,接下来就跟随实拍照片,一起来感受一下光与影的艺术世界吧。
中国电影博物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南影路9号,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级电影专业博物馆,是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的标志性建筑,于2007年2月10日正式对公众开放。导航搜索“中国电影博物馆”即可前往,该博物馆设有免费室外停车场。
中国电影博物馆的开放时间为9:00-16:30(每周一闭馆),观众无需购票,需提前在微信公众号“中国电影博物馆”上进行实名预约,现场凭预约二维码扫码进入。
进入展馆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挂满了中国著名导演以及演员照片的展示墙,在上面一定能找到你最喜欢的演员或导演。
继续往前走,则可以看到几台体型巨大的早期电影放映设备,每一台下方都有相关简介。
随后便进入到了展馆一层的电影售票大厅,LED屏幕上滚动着近期正在热映的影片场次以及票价。
电影放映厅旁边的大屏幕上在循环播放近期热门电影的预告片。
来到展馆一层的中央位置,抬头向上看,巨大的环形荧幕可以给人相当震撼的视觉体验。
恰逢展馆内正在举办“看电影学党史”系列活动,墙上列满了记录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的电影作品。
走进中国电影博物馆
来到展馆第二层,才算正式开始了电影博物馆之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意义重大的纪念墙,上面记录着中国电影的各项“第一”。
一旁陈列着五位中国电影开拓者的雕像,并配有详细介绍。
通过图片以及文字介绍相配合的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示了电影的起源与诞生,并为观众详细讲解了电影的基本原理。
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诞生。
抗战时期左翼进步电影成为了当时电影的主要题材。
墙上陈列有当时著名的抗战电影以及演员。
“文革”时期中国电影业遭受了重挫,在此之后,重新复苏的中国电影迎来了新的尝试,更加丰富多样的题材开始出现在大荧幕上。
从诞生到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中国电影
1926年,动画片《大闹画室》摄制成功,标志着中国美术电影试制阶段的完成。
除了娱乐性质的电影作品之外,随着中国电影题材的逐渐丰富,科教类电影也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
新闻记录电影以其独有的真实性,记录了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的变迁,并将历史上重大事件和人物加以记载。
1897年,电影从法国传入香港。从此,电影成为了香港社会生活的重要因素。
台湾地区的电影明显有别于香港电影追求感官刺激的风格,而更加偏向写实抒情。
通过电影行业的发展,有效促进了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发展,并带来了诸多经典作品。
展厅中央还陈列了众多经典电影人物的蜡像,观众不妨找找有没有自己熟悉的人物。
儿童、科教、记录以及港澳台电影发展
电影作品了解的差不多了,接下来便是电影的拍摄与制作,该展厅陈列了大量早期的电影摄制器材。
后面的墙上介绍了电影从剧本创作一直到发行上映的整个流程,并且配以相关图片,讲解得相当详细。
电影拍摄过程中使用的场景道具,蓝天背景是由蓝色幕布所营造。
影视作品中用到的建筑道具,细节之处也做得非常到位,令人仿佛置身其中。
各个年代以及场合的服装道具在该展厅都有展示,并且还有龙椅和人力车等我们在影视剧中常见到的道具。
早期的电影由于摄制条件有限,还会使用微缩模型来进行拍摄,图中为电影《上甘岭》拍摄所用的微缩场景模型。
除了正常的拍摄以外,电影制作过程中还有很多特殊的拍摄手法,包括水下摄影、高速摄影等一系列能够带来视觉新鲜感的方式。
电影是如何制作的
特效技术在电影中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图中列举了几部经典电影中所使用的的特效。
继续向前走,便来到了电影声音的发展历程,包括声音的录制、立体声音效的营造以及声音效果的处理等。
剪辑作为电影后期制作的重要步骤,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该区域展示了剪辑手法以及剪辑设备的发展历程。
电影的洗印和储存也是电影工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最后则是小朋友最喜欢的动画电影部分,该展区的面积相当大,详细展示了动画电影的制作过程以及早期动画的制作原理等。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观众的观影体验也得到了相当大的进步,3D电影和IMAX巨幕等也走进了电影院。
最后介绍了数字电影从制作到发行上映的整个流程,并展望了电影的未来,让我们充满了对这项光影艺术的期待。
编辑点评:作为一座艺术类展馆,中国电影博物馆可以说把各方面都做到了极致,极具设计感的展馆建筑、详尽丰富的陈列内容以及细致入微的氛围营造,都能够给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参观体验,不仅可以回顾中国电影跨越百年的发展进程,还可以领略一座光影艺术展馆的文化气息,所以非常推荐大家有时间前去参观游览。
精彩内容回顾:
除了捷达还有富康 重温95后的汽车记忆
博物馆巡礼——中国铁道博物馆探馆游记
博物馆巡礼——北京汽车博物馆探馆游记
数字及动画技术带来形形色色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