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时尚网 > 美图 > 12岁去美国打拼,成为一代侨领,《司徒美堂》这传奇一生

12岁去美国打拼,成为一代侨领,《司徒美堂》这传奇一生

时间:2021-09-02 12:00:07 来源:互联网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陆芳

今年6月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一部名为《司徒美堂》的电影引发业内的关注。8月31日,由中宣部电影剧本规划策划中心主办的电影《司徒美堂》剧本论证会在北京举行。

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原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路海波,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主任、编剧、导演黄丹,中国电影资料馆副研究员李镇,编剧董哲,编剧何可可等专家学者,与电影《司徒美堂》总制片人方耀强、导演蔡崇辉、编剧许莎朗,围绕剧本的创作手法、人物形象、情节叙事等多个角度,共同探讨如何讲述爱国侨领司徒美堂的传奇经历,展现他致力为公的伟大一生。

论证会上,专家们对剧本给予充分肯定,并就具体细节提出了修改意见和建议。

司徒美堂的一生波澜壮阔。

司徒美堂,原名司徒羡意,字基赞,1868年出生在广东省开平市赤坎镇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12岁为生活所迫随乡人远渡重洋到美国谋生,在唐人街一家餐馆做杂工。1885年,17岁的司徒美堂加入了洪门致公堂,走上了一条影响他一生的道路。

电影《司徒美堂》以“家国情怀”为主题,以著名侨领司徒美堂先生心系桑梓、心系祖国的爱国事迹为基础,并以司徒美堂先生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千千万万爱国侨胞的精神特点为指引,力图用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以全球视野传播岭南文化。

论证会上,该片总制片人方耀强回忆创作过程时感慨道,“五年前接触到这个人物,我就被深深触动。美堂先生12岁去美国打拼,最后成为一代侨领,他的人生经历非常丰富,我们希望把他传奇的一生搬上大银幕,体现他爱国、爱乡、爱家,团结海外华侨一致为公的精神力量。”

司徒美堂从小学过武术,手持一刀一棍,练就一身好武艺,电影也将融入广东岭南文化和武术元素,拍摄一部兼具主旋律色彩的商业电影。据悉,该片已获国家电影局备案公示,目前正在进行剧本打磨。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获悉,电影也已获得司徒美堂后人正式授权。论证会上,司徒美堂孙女司徒月桂也来到现场,她表示,“把爷爷的故事搬上银幕,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虽然他是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但他爱国爱家,胸怀祖国。相信通过这部电影,能够再现百年前海外华侨们的爱国之情。”

该片导演蔡崇辉是知名的摄影指导,与徐克、周星驰、李安、王晶、陈凯歌、陈可辛、程小东等多位国内一线导演有过合作,代表作品有《龙门飞甲》、《神都龙王》、《西游·降魔篇》、《智取威虎山》和《美人鱼》。

他在介绍影片筹备情况时表示,还原百年前的美国唐人街,是一项不小的挑战。电影将以类型化电影的创作手法,吸引当下的年轻人走进影院。

编剧许莎朗也在研讨会现场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初衷,由于故事背景发生在美国,创作团队做了长时间的资料收集与整理,将通过司徒美堂在美期间的一系列“大事件”,讲述一代侨领的奋斗故事。

随后,与会专家就《司徒美堂》剧本进行了交流,对剧本的社会价值和重要意义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就电影的历史背景、人物形象、情节设置、叙事手段、艺术手法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建设性意见,为剧本的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提供了参考。

“司徒美堂先生是一个非常有个人魅力的人,他的人生本就是一部大戏。这部大戏波澜壮阔、跌宕起伏。他的人生经历,充分诠释了中华民族的自尊、自强、自立、自信。”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原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路海波从认识、理解、表现三个维度谈及了对剧本的看法。

他表示,《司徒美堂》的剧本精彩、成熟。“希望影片能以完整、流畅的叙事,高度概括司徒美堂一生中的高光时刻,实现一鸣惊人、一炮而响!”

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主任、教授黄丹则认为,“剧本最吸引我的,是一百年前在美国打拼的华人形象,这个角度的影视作品市面上并不多。”在他看来,当下的主流观影人群是年轻人,这部影片具备吸引年轻观众和市场的元素。

曾担任过《建党伟业》、《智取威虎山3D》等主旋律商业大片的编剧工作的董哲也表示赞同,希望影片通过年轻人的视角与表达方式,与当下的年轻观众建立交流路径。

“剧本最大的优点是来自民间的味道。”中国电影资料馆副研究员李镇谈到,《司徒美堂》的剧本还原了百年前美国华侨所处的复杂环境,剧本中一些关于思念故土的小设计,让人感同身受,体现了情感的可贵力量。

论证会最后,中宣部电影剧本规划策划中心副主任秦振贵总结说,主旋律商业电影的剧本创作应正确处理虚与实、家和国、点和面、文和武、内和外、市场和定位的关系。“据统计,目前电影院的主流观众人群,年龄在19-34岁的占比74%。电影创作者应该了解他们、理解他们,用他们的观影口味和视听语言、表达方式,来创作优秀的电影作品。”

标签: 司徒美堂 12岁 美国 打拼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