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时尚网 > 美图 > 梁龙新导的短片又扑街?李诚儒不留情面狠批引发全场热议

梁龙新导的短片又扑街?李诚儒不留情面狠批引发全场热议

时间:2021-12-14 12:39:35 来源:腾讯网

《导演请指教》最新一期节目里,梁龙对阵王一淳,结果输得一塌糊涂,虽然没有像上次一样,短片未播完就被叫停,但这次也好不到哪里去。

作为上一场短片展现中,梁龙是唯一一个被中途叫停短片的导演,相比较而言,这一次的比赛会更加担心被叫停这个问题。

所以前期在筹集拍摄时重点还是放在播放完成率上,因此,如何将短片让观众看懂是梁龙目前需要做到的,可是从最后呈现的效果来看并不尽人意。

短片名叫《烙花散》,很诗意的一个名字,主题是现实与梦境交替的不分你我,听起来很高深,但在场不少人看完之后还是有种不知所言的迷惑感。

抛开短片本身,梁龙对待艺术这件事情上还是比较认真的,且不说在拍摄现场亲力亲为,亲自调控很多细节,并且为了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会主动和工作人员交流。

梁龙有自己独特的一种审美,也有自己的想法,算是比较特立独行的自成一派,对于构图、音乐等方面都有着自己的追求和构思,这是比较珍贵的。

并且梁龙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东西,会去掌控全局,虽然不按常理出牌,但逻辑还是比较清晰。

相比毕志飞好太多,之前《毛雪汪》节目中,李雪琴就表示参演毕志飞改编的电影《新小城之春》的女主角就是自己参演电影的女一号,不好说毕志飞这个人,就是给人感觉他在演戏,演一个导演,也是比较讽刺。

回到梁龙导演的短片《烙花散》,故事比较简单,讲述男女爱情的一个故事,采用古今穿插的叙事手法,虽然正如场上影评人所说画面很美,构图可以,但还是不可否认让人看不懂是硬伤。

心直口快的李诚儒毫不犹豫地给出差评,即便听了陈祉希的解释还是不认可,甚至因为一部短片直接否定了梁龙跨界当导演这件事,从而引发全场的讨论。

客观地看,李诚儒让梁龙不要拍电影去唱歌,可能是他作为过来人对梁龙的一种忠告,希望他不要走弯路,做自己擅长的东西能招少一点骂名,比如毕志飞的《逐梦演艺圈》就是前车之鉴。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确实不能因为一部短片否定了一个人,梁龙虽然没接触过电影这个领域,从音乐跨界导演本身就是一种挑战,并且他自己也说不怎么看电影,通常都是靠自己的想法拍摄尽可能保持原创,但或许有天才的导演但并不多见,也可能音乐确实有天才,导演却鲜少有天才。

但他选择跨界当导演是一种尝试,也算是勇气可嘉,可以点评他的短片不好,但确实不至于攻击到个人,新生代的导演需要有人对他们进行清醒的批评,也需要一定的鼓励。

否则每一个想尝试当导演的人都因为过于严苛地批评上升到个人也实在有些冤枉,那样会劝退很多想入行导演但又缺少胆量的未来之星,少了很多新鲜血液的注入,中国电影也将只局限与过去的拍摄手法,而难以突破。

但话说回来,李诚儒说的也是实话,虽然话糙理不糙,如果对所有想尝试拍电影要跨界当导演的人都这么随便,那导演的门槛也太低了,甚至都可以预感未来中国电影将会是什么样的一种灾难。

被一味吹捧出来的导演掂量不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自以为功夫到家,结果又是一部烂片,浪费了资金浪费了演员也浪费了观众的时间,得不偿失。

且不说应不应该赞美,但适当的鼓励是允许的,中国电影需要不同的审美百家齐放,或许梁龙尝试的主题和类型属于实验片,但不意味着未来这种类型的电影发展得不好。

但目前放在现在市场上并不受欢迎,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方向和审美,比如之前看周星驰的电影,放在过去是烂片不受欢迎,但放在现在是神作,可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是周星驰,也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是电影的天才。

要跨界当导演,至少技术上得过关,只有审美没有情节故事还是过于空洞,可能短片里的布景画面构图是值得赞美的,音乐也是好听的,但没有把故事拍明白的短片就失去了灵魂,显得像是为音乐做的MV,就像梁龙自己解释这个创意是十五年前自己结合音乐想的短片。

电影是可以赚钱,中国电影也的确是需要更丰富的多面体,但并不意味着每一个人都适合当导演,演员有门槛,导演也应该要有门槛,一味地吹捧只会让太多浮躁的人追逐名利而忘了初心,可以鼓励新人导演但请不要人身攻击,可以批评新人导演但请不要过度捧杀。

对待电影可以感性融入主观性无法避免,但对于导演本身不应该过于感情用事,至少客观理性看待。

标签: 梁龙新导的短片又扑街?李诚儒不留情面狠批引发全场热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