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时尚网 > 美图 > 2021评分最高华语电影,为什么票房不佳?

2021评分最高华语电影,为什么票房不佳?

时间:2021-12-24 22:32:43 来源:腾讯网

昨天,豆瓣发布了2021年度电影榜单,评分最高的华语电影,是目前正在上映、豆瓣8.4分(已有8.5w人评价)的动画电影《雄狮少年》。

但与这样的高口碑形成对比的,则是票房上的冷遇,《雄狮少年》正式上映已经7天,目前票房7747万,虽然猫眼专业版预计最终票房能达到2.53亿,但以当下的状况来看似乎难以企及。

自2019年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获得50亿票房奇迹之后,与票房动辄数亿起步的其他国产动画对比,《雄狮少年》可以说是“叫好不叫座”了。在上映之前,《雄狮少年》就做了数场口碑颇佳的点映场,业界更是给出了超过20亿的票房预测。如今的局面,多多少少有些出乎意料。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复杂,疫情带来的重创,当前整体电影市场的衰颓;上映前就因人物造型陷入“辱华风波”而遭受抵制;既无IP也无CP的小众题材难以带来讨论热度;少有自来水们的疯狂安利,更多的是人设带来的口水大战……

在当下,《哪吒》之后燃起的“国漫”情怀,经历一系列令人失望的作品之后,似乎也被消耗殆尽,乃至于“国漫崛起”和“国漫之光”等说辞都容易形成条件反射的抵触。

最重要的,或许还是因为大众心理早已产生了微妙的转变,在当下,“奋斗”叙事已不免让人厌倦。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小人物的励志故事已难受青睐,即时满足的爽感幻梦,或许才是某种“最大公约数”。

01.

带着无奈与妥协的“现实”

2015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大获成功一度被视作国产动画的“文艺复兴”,自此之后,对中国神话故事的解构与重塑,成为国产动画电影最重要的创作主题。

《雄狮少年》的难得,正在于抛开神话叙事的桎梏,回归现实背景,且“现实”不再是背景板式的存在,而是真正地嵌入故事与人物之中。

在电影的前半部分,我们能看到主角阿娟生活的地方那些令人惊叹的真实质感,矮矮的自建独栋房屋、粼粼波光的池塘、郁郁葱葱的绿意、月光下的大佛、祠堂前的羊蹄甲树、久经岁月的斑驳墙壁、天台上晾晒的腊肠、咸鱼铺里的海味、饭桌上的砂锅粥……

根据顺德百丈村和北水村的乡村风景,动画细致还原了富有生活肌理的岭南风物,单凭这点,《雄狮少年》就已经弥足珍贵。

但可惜的是,《雄狮少年》对于广东舞狮文化的展现却是比较浅显的。主人公们所舞的是中国狮舞中盛行于广东及东南亚等地的“南狮”,一般被广东人称为“醒狮”,动画中则一律统称为“舞狮”。

如果抱着了解醒狮文化的期待来看这部电影,很可能会失望,因为《雄狮少年》其实并没有很清楚地展现醒狮的机制。例如醒狮人是如何通过轮轴结构来控制狮头里的嘴巴和眼睛、醒狮有什么基本的动作、比斗中有什么具体的规则、如何判定一场醒狮的好坏、醒狮行业的现状等等,关于醒狮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是一笔带过。

最让人费解的是,这样一部根植于广府文化的电影,居然没有粤语配音版,而是上映之后在观众的呼吁之中,才匆忙上马制作。不可否认,主创对醒狮运动的表现足够夺目,可到底缺乏更深一层的文化连结。

因此醒狮文化在《雄狮少年》中与其说是主题,不如说是披在“少年追梦”这个故事内核外的一层皮。重点不在于“狮”,在于“少年”,相对于前者的粗浅,《雄狮少年》对后者境遇的刻画,可以说达到了不仅在国产动画,甚至在近年来国产商业电影维度而言都少有触及的真实。

在《雄狮少年》的后半部分,随着阿娟从充满烟火气的乡镇来到高楼环绕的冰冷城市,我们看到了城市快速发展的代价,看到卑微的打工生活、脚手架上的几口盒饭、下下铺的压抑空间、电话亭里的无言哽噎,还有少年在艰苦谋生之下日渐粗砺的黝黑皮肤与肌肉线条……无数细节组成了熟悉但又陌生的城市景象,以及无名的人在都市图景中的边缘化处境。

一边为电影所触及的真实动容的同时,另一边也为其所能提供的讨论深度而惋惜。为什么阿娟三人在电影里从来没有上过学校?为什么阿娟父亲受伤后没有得到应有的赔偿?为什么这个艰难的家庭没有得到救助?

这些为什么的背后,或许有着表达的权衡侧重,或许有着主创的力有不逮,或许也有着他们的无奈妥协。当房间里的大象被小心翼翼地绕开时,问题被暴露随即被掩盖,我们只能看到一个社会支持系统外的沦落人,他要变成一头雄狮,才能在这个残酷的社会中存活下去。

那个在广州独自奋斗的阿娟,其实也是我们每一个身处原子化社会中的当代人的写照。然而,我们还相信个人奋斗吗?《雄狮少年》端上的,到底是一碗鸡汤还是鸡血?

02.

无名之人,也是英雄

导演孙海鹏将故事背景设置在2005年,因为那是他记忆中港片的黄金时代,事实上《雄狮少年》也确实从2001年的《少林足球》以及2004年的《功夫》吸取了最多的养分,在借鉴与致敬之间,可谓做到了形(阿娟后半段的形象与《少林足球》中的周星驰如出一辙)神(《功夫》中小人物奋起的故事在此得到重新演绎)兼备。

但随着大众审美的改变以及香港电影文化近年来在内地影响的式微,这些曾经影响一代人的时代眼泪,对于时下的很多观众来说,已经是一种日落西山的存在。动画片前半部仿照的周星驰式的无厘头桥段,已不再能触动当下大部分观众的笑点,反而变成低俗和尴尬的套路。

对于看惯美颜滤镜效果的部分观众而言,贴近平民的小人物塑造也失去了曾经的亲切感,甚至成为需要抨击的对象。一个备受欺负的“病猫”通过醒狮完成蜕变,这种周星驰咸鱼翻身式的草根传说,今天似乎也不再那么吃香了。

只要努力就能出头的小人物故事之所以在过去如此盛行,是因为在那个飞速发展同时也野蛮生长的年代,阶级跃升的可能性是切实存在的。

阿娟在天台上舞狮一幕后的一连串蒙太奇中,有一个工人们穿着整齐工服上工的情景,现在看起来艰辛的打工人形象,在十几年前却是积极昂扬的代表。这些打工仔/打工妹是推动广东经济腾飞的生力军,那个时候年轻人愿意进城进厂打工,因为上升渠道是看得见的,打工了就能吃上饭赚到钱,个人命运就能获得一定程度的改变。

但在今天上升渠道逐渐窄化以及反抗“内卷”的情况下,这部电影的奋斗色彩似乎显得那么“不合时宜”。然而,它真的只是在“劝人奋斗”,给人打鸡血吗?

有人直言“国漫能不能别再贩卖‘成功学’了,如果成功那么简单,那为什么我们的生活还是那么操蛋呢?”这却是对《雄狮少年》的所有批评中,最不公平、最没有道理的一种。

对奋斗叙事的厌倦,本身就是某种优越性的体现。安安稳稳当一条躺平咸鱼的前提,是基本的衣食无忧。阿娟们并没有这种厌倦的余裕,只有即使一天打几份工,也不知道还需要挣多少钱才能继续生存下去的焦虑。

一面是都市人以“躺平”对抗韩炳哲在《倦怠社会》里所描述的“功绩社会”,另一面则是脱离乡土的民工们为求生存的个人奋斗,这两者间本来就存在着分明的阶级区隔。

《雄狮少年》既不是鸡汤也不是鸡血,恰恰相反,这是一部完完全全的反成功学叙事。醒狮没有为阿娟带来任何俗世意义上的“好处”,没有因此赢得美人青睐,获得豪车钞票,甚至到最后我们都不确定强仔咸鱼队是否拿到了比赛的冠军。《雄狮少年》没有把高潮落在任何实指的成功,而是放在了不可及的擎天柱,那个奇迹的象征上。

所谓的奇迹没有撼动那个无数齿轮组成的庞大系统,也没有抹平任何阶级差距。正如现实里,《雄狮少年》终究也没能成为票房黑马。但这部电影却实在地为那些“路上没名字的人”,“没有新闻也没有人评论”的人,“要拼尽所有”才能“换得普通的剧本”的人,为那些作为“城市背景的无声”的人,书写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阿娟在天台上的那场舞狮,比起最后虽败犹荣的那一跃,更能映照无数无名之人的境遇:他们很可能一辈子都得不到受众人瞩目与欢呼的时刻,只能在暗夜里独自舞动。被透过楼宇缝隙的一缕朝阳曙光所照耀,就是他们能够得到的仅有的高光时刻。但谁能说这一刻毫无价值?

正如毛不易在电影片尾曲《无名的人》里所唱的,“致所有顶天立地却平凡普通的无名的人”,《雄狮少年》是对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人的礼赞,这里的“努力”不代表单一价值观的“内卷”,而是属于无名之人的英雄主义。如果说《雄狮少年》确实表现了什么“成功”,其成功只在于改变了一个少年的内心。

阿星在《少林足球》里可以称霸全国抱得美人归,在《功夫》里可以习得“如来神掌”成就一代宗师,但阿娟在《雄狮少年》里最后也不过继续当一个底层打工人。如此苦涩而真实,真实得能够刺痛每一位观众。在这一点上,《雄狮少年》表现出了十足的勇气甚至叛逆,因为这注定无法取悦大多数人。

03.

燃,但不爽

在艺术属性之外,电影作为大众媒体,一直以来都起着某种精神麻醉的作用。经历着疫情之后的经济和生活动荡,很多人都希望从文艺作品中获得某种心理支持。这种支持可以在宣扬集体情绪的宏大叙事中获得,也可以在宣泄个人情绪的爽剧中获得。

但“爽”的前提是需要离地的,例如《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哪吒,作为魔丸转世,生在官宦之家,身负超凡异能,动辄毁天灭地,这都是绝非寻常人的配置。我们都不可能是哪吒,都只能是最后向哪吒跪下谢不杀之恩的小老百姓。但当我们代入剧情中哪吒超然的身份和力量,听着他喊出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便能获得暂时脱离现实的满足瞬间。

《哪吒之魔童降世》

事实上不只在中国,对爽剧的热衷与追捧是世界范围内的现象,这不仅是消费民主化后的结果,也是在短视频和游戏等能够提供更即时快速满足的媒介兴起之后,电影电视创作的必然趋势,《后翼弃兵》、《鱿鱼游戏》等爽剧以及一系列超英大片的热映,都是这种趋势的最好证明。

尤其在疫情席卷全球之后,谁不喜欢跟着爽剧主人公过五关斩六将,跟着超级英雄上天下海倒转乾坤,在短短数小时内暂时忘却现实的不堪,做一场美好的幻梦呢?

《雄狮少年》偏不让人做梦。这是一部虽很“燃”,和“爽”却搭不上边的片子。当阿娟和他的“废柴”队友们经历过一系列拜师、苦练、挫折等励志片典型套路后似乎终于要开始逆袭时,阿娟却被迫离家打工,乃至于有网友对此大骂:“就应该让他一直杀上去啊!突然又整幺蛾子干嘛!”

但真实的人生本来就不是一篇爽文,命运的无常才是常态。

《雄狮少年》整体的编剧思路就是反高潮的。初赛时正以为强仔咸鱼队要扬眉吐气时,镜头却转到了师父和师娘那边的纠葛;以为拿到复赛入场券的少年们要在广州一展雄风时,厄运却降临在阿娟身上……到了决赛,按照爽剧的套路,阿娟应该大杀四方,将曾经嘲笑奚落他是“废物”的无极队狠狠踩在脚底才够解恨。但编剧偏偏先是安排一个平局,再安排一个没有直接对抗性的加时赛。

更别提最后没有任何改变的结局:阿娟没有就此走上人生巅峰,到底还是去了上海继续打工。在《雄狮少年》里找不到彻底的爽感,情绪得不到完全的释放,连燃都隐隐带着一股憋屈的劲儿。

这股憋屈的劲儿莫名让人想到徐克的那部《黄飞鸿之三:狮王争霸》(1992)。在为数众多的黄飞鸿电影中,醒狮都是非常重要的元素。一来因为真实历史中的黄飞鸿就是一位醒狮高手,二来则是因为拿破仑大概率没有说过但全中国人民都知道的那句话,“醒狮”被当作了民族觉醒的重要象征。

但在《狮王争霸》里,醒狮却变成了国人内斗、自相残杀的由头,李连杰饰演的黄飞鸿连连阻止无效,只好亲自上阵,并在夺得魁首之后,留下这样一番铿锵话语:“为了显我民神威而举办这场‘狮王争霸’,死伤这么多人,在世人面前,其实我们都输了。我们不只要练武强身以抗外敌,最重要还是广开民智智武合一,那才是国富民强之道”。

这个看似赢实则输的结局,令人五味杂陈。醒狮在《狮王争霸》这里也只是一层皮,黄飞鸿将这层看似光鲜强大的皮掀开,为的是真正地唤醒国人。

《黄飞鸿之三:狮王争霸》

《雄狮少年》想讨论的意涵,与这部《狮王争霸》有着某种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这次醒狮已不再被宏大叙事所附身,其指向的只是一个普通底层少年的醒觉。但对银幕另一边那些希望看到逆天改命的观众而言,这就不是一个很好的体验了。

毕竟将沉迷于麻醉与幻梦中的人叫醒,对于被叫醒之人而言,从来都是一件不太“爽”的事情。

头图、配图:《雄狮少年》

作者:木头人

编辑:苏小七

监制:猫爷

转载:请微信后台回复“转载”

商业合作或投稿:xingyj@vistopia.com.cn

标签: 2021评分最高华语电影 为什么票房不佳? 票房 华语电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