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时尚网 > 美图 > 作为曾经的重启第一作,《超凡蜘蛛侠》为何没达到人们的预期?

作为曾经的重启第一作,《超凡蜘蛛侠》为何没达到人们的预期?

时间:2021-12-26 12:02:45 来源:腾讯网

*本文编译自 IGN US 相关内容,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索尼影业历时四年,推出了两部《蜘蛛侠》系列重启之作,但《超凡蜘蛛侠》第一部却似乎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一方面,它还带有老版《蜘蛛侠》的影子,因此电影中许多时间都是在给观众营造一种怀旧的氛围。另一方面,它又试图讲述蜘蛛侠的起源,从而体现出与山姆·雷米执导的三部曲有所不同,于是花了许多工夫,希望能打造出一位不一样的蜘蛛侠。

尽管这部电影有着流畅的动作场面以及诙谐的对话,选角方面也做得很不错,但观众们对蜘蛛侠的印象还是停留在前作,所以它并没有在粉丝们心中赢得一席之地。

在这次对《蜘蛛侠》系列电影的回顾之中,我们对《超凡蜘蛛侠》进行了一系列思考,探究了这部由马克·韦布执导,于 2012 年上映,据称是「故事尚未讲完」的这部电影,究竟为何成为了前作的「余音」。

全新的彼得·帕克

安德鲁·加菲尔德接棒托比·马奎尔,饰演蜘蛛侠一角。安德鲁不仅演技精湛,对这个角色也充满了热情,他甚至还穿着电影中蜘蛛侠的服装参加了圣迭戈国际漫展。

艾玛·斯通在片中饰演他的恋人格温·斯黛西,两人的感情表现得十分自然,与前作中托比与克里斯汀·邓斯特真挚演绎出的歌剧式氛围截然不同。然而,《超凡蜘蛛侠》的剧情高潮部分却与雷米版的完全一致,这一点可谓是极其愚蠢的。

电影中既有即兴创作而成的闲聊对话,也有梅姨(由莎莉·菲尔德饰演)和本叔(由马丁·辛饰演)带来的一套套感人说教。影片不仅真实生动地展现了彼得的各种超能力以及知道自己拥有超能力时的惊喜,还刻画出了一段高光剧情,纽约的一群工人们操控起重机,帮助蜘蛛侠迅速在城市中穿梭,起重机上的照明灯也恰好把彼得完全笼罩在光芒之中。

可惜,这部电影没能很好地将这么多优秀片段整合在一起,这虽然并没给影片本身带来隐患,但它给彼得的故事线(当然还有彼得本人)带来了矛盾。

雷米给他执导的版本体现出了广阔的情感范围,同时运用了形式主义,给马奎尔饰演的彼得·帕克营造出了一种特有的「书呆子」气质。尽管这么多年来,漫画中的蜘蛛侠都有着这个特点,但《超凡蜘蛛侠》中加菲尔德说出的各种俏皮话让他完全背离了这个极具特色的性格小缺陷。

本作中的彼得是一位喜欢沉思、身形瘦长的滑板爱好者,单从他的外形来看,这部电影更像是一部当代青少年题材作品。与《暮光之城》中的爱德华·卡伦一样,加菲尔德那一头乱发仿佛也是刻意打理过的,他还准确把握住了蜘蛛侠内心深处的焦虑,同时把这种感觉恰到好处地控制在了爆发边缘,营造了一种神秘而浪漫的氛围。

这部电影在极力避免让蜘蛛侠的形象陷入老套,毕竟彼得的外形与老版《蜘蛛侠》中那位戴眼镜且容易紧张的角色截然不同,但剧情却一直强迫彼得是个「书呆子」。当然,加菲尔德饰演的彼得也还是有着蜘蛛侠的共通点,都对科学充满兴趣,在漂亮女生面前都会紧张地结巴起来,也同样经常遭受校内恶霸的欺负。

人物形象方面的冲突其实也十分有趣,本片原本有机会塑造出一位可能带有争议,但更加贴近生活且性格更丰满的蜘蛛侠,但《超凡蜘蛛侠》对彼得成长之路的探索完全偏离了方向。

尽管马奎尔饰演的蜘蛛侠还是传统形象,但他将彼得·帕克身上那种笨拙的感觉以及生理和心理上的脆弱完美展现了出来,这些特点都来源于角色本身绝对的真诚,而马奎尔之所以能够把握住这些,是因为老版《蜘蛛侠》系列在角色设定上自始至终都保持一致。

与之相反,加菲尔德饰演的彼得更加情绪化,偏向于当个独行侠,尽管这部电影中的动作元素更加丰富、直接,而且已经通过回顾彼得已故双亲的片段,从侧面说明了彼得性格的成因,但这样的主题最终还是没能打动观众。

被遗忘的父辈们

《超凡蜘蛛侠》甚至在首张宣传海报发布之前就已经营造出了一种十分黑暗的氛围,这也多亏了詹姆斯·霍纳为这部电影制作的配乐,从电影开头的回顾就奠定了基调。

在彼得儿时,他的父母理查德·帕克(坎贝尔·斯科特饰演)和玛丽·帕克(艾伯斯·戴维斯饰演)就莫名地离他而去,把他托付给姨夫姨妈抚养。这样的开头意味着整片的剧情大概率会完全围绕彼得的身世之谜而展开。但实际上,这部电影并没有过多着墨于彼得的身世,反倒是在反派出现后立刻发展成为传统的英雄大战反派模式。

片中出现过好几次询问彼得身份的剧情,其中一幕是彼得来到奥斯本大厦,在前台寻找名牌时,前台小姐问:「找不到自己在哪吗?」。还有一次是彼得走进教室时,讲台上的老师正好讲到大部分小说都围绕的一个问题:「我是谁?」,但之后也并没再深入讨论。

除了彼得有几次尝试过探索父母的失踪之谜以外,这部电影极少涉及到彼得对自身的思考。它原本似乎是想在众多叙事元素之中找到一个平衡,包括彼得父母遇难之谜、彼得对父亲的回忆、彼得与父亲的友人康纳斯博士(瑞斯·伊凡斯饰演)的关系、本叔以及格温父亲乔治·斯泰西(丹尼斯·利瑞饰演)的去世,但实际上,这么多元素都只是简单地一个接一个出现而已,均没有深入说明。

本叔遇难后,彼得开始运用自己的超能力打击犯罪分子,而且在之前的电影和漫画中,本叔都会对彼得说出那句名言:「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但这部电影却把台词做了改编,他说的是「如果你有能力去帮助别人,你就有帮助别人的责任和义务」,虽然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但还是少了原先那句名言的光环。

彼得随后的行动则更为复杂,警队队长斯泰西出场一个小时之后也终于迎来了主线剧情,警察们秘密追捕一名罪犯的过程被彼得扰乱了,因为这名罪犯正是杀害本叔的仇人。

但与《蜘蛛侠 3》中梅姨让蜘蛛侠所做的不同,在这部电影中,彼得并没有不断与内心的复仇冲动做斗争,而是被其他剧情转移了注意力,比如康纳斯博士准备使用药物发射装置让所有人变异成蜥蜴(很讽刺的是,这是本片中唯一体现出能力和责任之间冲突的剧情)。这也成功中断了彼得对复仇的进一步思考,而杀害本叔的凶手就没再出现过。

《蜘蛛侠》的电影里经常会出现充当彼得父亲的角色,而《超凡蜘蛛侠》给彼得带来了三位「代理父亲」,外加一位抛下他不管的亲生老爸。然而在观众眼中,他并没有体现出多少被抛弃的悲伤,因为电影中不断出现亲情方面的剧情,尽管这些内容有些尴尬,而且相互重叠,却也没有对主题的发展起到任何作用。

在彼得开始寻找杀害本叔的凶手之后,他就放弃了寻找父亲去世之谜的真相。而随后,在他的精神导师康纳斯博士变异成蜥蜴人之后,彼得甚至把这两件事都抛在了脑后,而康纳斯博士的变异也被描绘成了彼得经历的另一次背叛和抛弃,同时彼得也不得不与他进行战斗。

上面讲到的每一段剧情都相互独立但又串连在一起,让整部电影显得支离破碎。乔治·斯泰西的英勇献身算得上是本叔之死的再现,同时也让彼得再一次经历了分离的痛苦,而这两位角色在谢幕之前仅有过一次对手戏。

格温在谈及对父亲安危的担忧时,将有关离别的主题体现得淋漓尽致,但父亲去世后,格温表现出来的悲伤却被缩减成了一段简短的蒙太奇片段,而且还只是为了刺激彼得,让他纠结是否继续追求格温。

彼得对罹难的斯泰西队长许下了承诺,为了格温的安全,他将远离格温,老版《蜘蛛侠》中的彼得也有过类似的情感经历,而他在饶了一大圈之后还是决定打破这份承诺。

电影最后一幕定格在彼得和格温相互会心一笑,这显得十分尴尬,因为他们都背离了双方父辈们临终前的遗愿,而这部电影大部分的主题就是渴望缺失的父爱以及面对父亲的死亡,这样的结尾显得格外不合适。

理论上来说,这种内容更适合用于引出后续的悲剧,比如《蜘蛛侠 2》的结尾就是玛丽·简与彼得互诉衷情,然后彼得在她的鼓励下穿梭在曼哈顿的画面。但《超凡蜘蛛侠》片尾展现的情感却缺乏了整个画面应该传递出的深层次含义。

尽管电影中有着一些第一人称视角游戏风格的优质动作场景,大部分画面都遵循了功能性和写实性的原则,主要目的是传递信息,而不能起到升华主题或情感的作用,但在雷米执导的版本中,他经常能达到后者的效果。

因此,彼得和格温在电影结尾的情感交流其实只起到了表面作用。后续的画面中彼得甚至得意洋洋地在高楼间飞来飞去,仿佛是把违背承诺这件事当成了英雄般的胜利。

这部电影得让人充满疑惑,因为它到最后都没有达成统一的主题和风格。

奇怪的新战衣

除了奇怪的叙事内容,《超凡蜘蛛侠》中最奇怪的要数各种服装了。片中大部分画面都带有大量阴影,甚至直接就是夜晚场景,这与雷米执导的三部曲截然不同,而彼得身上穿的各种服装就能直接体现出这部电影乱七八糟的色调。

彼得把面具交给小孩的那一幕本应该重点展现他的英雄主义和温柔一面,但展现在观众眼前的他显得比前作更加高调而冷漠,还有他抓住罪犯后的玩笑话也显得像是捕食者抓住受害人后的戏耍一样。比起这些内容,他的形象则是整部电影不协调的主要来源。比如他的面具,虽然突出了眼部使用反光材料,但在夜晚打击罪犯的过程中,凝视着罪犯的他反而显得更像是个反派。

槽点还不止这些,蜘蛛侠在墙上攀爬以及在下水道大战蜥蜴人的场景中,摄影师约翰·施瓦茨曼选择了刺眼的定向照明,让蜘蛛侠的脸在大部分时间里都处于阴影之中,导致他与怪物战斗时偶尔显得更像怪物。

尽管这并非故意设计,毕竟人物对话诙谐有趣,背景音乐也十分振奋人心,但综合众多元素后,这部漫改电影显得十分矛盾,角色之间的有趣对话也会显得狭隘,主角甚至还会不经意间展示出反派形象。

如果从警察的视角来拍一部《蜘蛛侠》的话,这样的风格应该十分合适,毕竟他们花了大把时间追捕蜘蛛侠,但即使他孤身一人,打算设下陷阱来拍下蜥蜴人的照片,警察们也不放过他,仿佛他才是真正的坏人,尽管他的行为和台词都已经能够反映出事实并非警察所想。

这部电影中的蜘蛛侠塑造太过矛盾,而且毫无特色,能够反映出造型设计方在构思时有多么欠缺考虑。在雷米执导的《蜘蛛侠》中,马奎尔饰演的彼得为了与玛丽·简的碧眼红发相互衬托,最终拍板决定了标志性的蓝红紧身衣;而《超凡蜘蛛侠》中加菲尔德的造型完全是源于意外,他从天花板上摔下,落到了一座摔跤台上,起身后正好看见墙上海报中画的的墨西哥摔跤手使用的红蓝色面具。

这或许是在致敬漫画以及老版《蜘蛛侠》电影中彼得参加过摔跤运动的经历,但这段情节本身并没产生任何作用,反倒给电影带来了更多问题。

无疾而终的感情

在老版《蜘蛛侠》电影中,彼得对服装颜色的选择都与他对玛丽·简的思念有关,而他的感情也带来了后续的一系列事件。与之相反,《超凡蜘蛛侠》中主角之间的感情则更像是为父辈们的故事做出的仓促补充。

斯通和加菲尔德这对组合因为拍戏而催生出良好的化学反应,但格温与彼得产生交集却完成是因为意外。他遭受霸凌时,她恰好坐在旁边;她恰好在他爸爸曾经工作的地方实习;蜥蜴人袭击学校时,她恰好是学校走廊里唯一的学生。

她的存在甚至还有力地推动了剧情发展(比如疏散奥斯本大厦的员工以及制造解药),但她永远处于战斗画面之外,并没有成为宏大的战斗场面中的一员。与邓斯特饰演的玛丽·简不同的是,格温的内心戏也很少,因此她和彼得的感情也只能浮于表面。

提到角色之间的脱节,最好的例子就是在屋顶上格温得知彼得秘密后展现出的情绪层面的不对等,因为在这之前,她并没有与蜘蛛侠产生过任何交集,也没有对他发表过任何观点。彼得对她袒露这个秘密时,她或许才算第一次注意到蜘蛛侠。

同样地,剧情中也没有反映出彼得一直在对格温隐瞒自己的双重身份,直到他不小心说出这个秘密(这个行为也同样动机不明),仿佛坦白自己的身份是《蜘蛛侠》系列电影的必备元素,可它在这部电影中并没有为剧情发展或角色的感情发展起到任何作用。

比起彼得和格温的感情,电影中的主要剧情还是起源于他对父亲失踪之谜的探寻,这一点在以往作品中都没有得到体现,但接下来的剧情重心就放在了本叔之死上,彼得的探寻也没有得出任何结果。而剧情推进过程中无法同时存在多条情感基线,因此角色塑造以及整体剧情就显得更加莫名其妙。

通过这一系列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超凡蜘蛛侠》以及这个版本的彼得·帕克都只是简单地回顾了这名角色的诞生之路,尽管算得上是符合(甚至突破)了我们熟悉的那些剧情,但最终并没有取得成功,也没能为自己在电影界赢得一席之地。

标签: 作为曾经的重启第一作 《超凡蜘蛛侠》为何没达到人们的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