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热门:看了《断·桥》,真的不行
好久没去电影院了。昨天去看了李玉导演的新片《断·桥》。
来聊聊吧。
李玉导演的电影,我之前看《苹果》《观音山》和《二次曝光》。
(资料图片)
《二次曝光》和《观音山》我没什么感觉,但我非常喜欢《苹果》。
《苹果》一点也不文艺,反而一俗到底,有一种横冲直撞的粗粝感。
我很喜欢那部电影中晃动的空镜。那不是观光片里的北京 ,是脏的,但有人呼吸的北京。
它讲的是一个大家都感受得到的时代症候:时代巨变,人很渺小,在城市的夹缝里求存,被异化,被边缘,被挤压。
这部《断·桥》,也有这方面的野心。它讲的仍然是一个权力腐败,人心毁坏的故事。但是它没有那么复杂,虽然开篇格局蛮大,但随着情节发展,却越来越蜷缩进小世界里去了。
我很喜欢一开场,那些监控镜头下的城市空镜。它们将观众带入了一个真实世界,然后,大桥轰然崩塌,表面的宁静被彻底打破。
接着,工人在大桥里发现一具尸骨。
这一气呵成的镜头序列,让人充满了期待。
而当范伟走到雨中慰问伤亡者家属,时空忽然错落,我好像掉入了《风雨云》。
说起来,娄烨的《风雨云》和这部《断·桥》其实共享着同一个时代背景。
除开视听风格,很不一样的是人物视角的选择。娄烨讲的是被挤压到变形的中年人,疲惫、浮肿,和时代一起漂浮不定。《断·桥》中的朱方正(范伟 饰)大概也可以进入《风雨云》的世界。不过,朱方正没有前史,他是一个纯粹的恶人,他的身上没有那些暧昧的东西。虽然他也有一些可疑的歉疚,但最终,他属于虚伪的彻底的恶。他不具有悲剧性。他是功能性的(当然,范伟演得很好)。
至于闻晓雨(马思纯 饰)和孟超(王俊凯 饰)则是彻底的无辜者。他们太单纯了,以至于在这个着力要渲染堕落和恶的世界里,显得如此简单,以至于单薄。
特别是孟超这个人物,纯情得不可思议。他十几岁就在工地上干活,杀了强奸姐姐的村霸,逃了八年,独自居住在烂尾楼里。但是,他仍然这么纯情。不是说这样的人不存在,而是在这个故事里,他的性格太单调了,他从始至终,只是一个受伤的小男孩。
这个人物就像是为了给女主角一个CP而硬造出来的。如果没有他,用另外的方法让女主角逐渐发现真相,一步步变化,最终完成复仇,或许还能让整个电影的能量更集中,而不是分散到苦命鸳鸯的戏份上去了。
他们两个太干净了,干净到承担不了复杂。
相对的,倒是曾慧美孜的那个角色更加生动,富有生命力。但好像我们再也不可能以这样的人物作为主人公了。《苹果》中的复杂在这里缩减到一个很小的领域,只在恶的那边发生,至于善的那边,年轻人的那边,只有震惊和无辜的受难,甚至连闻晓雨的复仇都不能亲手完成。恶人的死,也是自己作茧自缚,主人公不用杀人,从始至终都保持了纯洁。
而这种对纯洁的坚持,让人物关系变得非常失衡。
为什么讲了这么久人物?
因为这部电影已经放弃了一般的情节建构。
电影一开始的气氛,特别是几个法医的勘察,警察的视角,建立了一种犯罪悬疑片的期待。但是,电影的重心并不在这里。
叙事模式逐渐转移,导致很多观众的期待落空了。你不能一边把观众往那条路上引,一边又说我本来就不是要讲一个悬疑故事。
在电影的后半段,人们开始吐槽为什么两个年轻人不报警,就是因为,一开始出来的就是警察探案。警察一直在场,但他们作为情节的一部分,被不合理的放弃了,这是电影给自己挖的坑。
说到情节设置,还有一个细节问题也很偷懒。就是那份视频证据。2003年有什么机器可以那么方便的偷拍呢?而且正好拍到了核心的那一幕?这里就好像是推理综艺中的那种证据,一搜就全出来了,如此方便,如此简单。
所以,整部电影看下来,感觉在各个方面都使了劲,但最后却互相拉扯,变成一地碎片。
Ps.电影着重刻画的年轻男女的情感纠葛,到最后竟然没有引起一点点的感动。
Ps.范伟最后那一段,感觉都魔怔了,太厉害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