吓到手心出汗,这片值得大银幕
时光编辑部 | 隐饮
(资料图)
电影治愈生活。
自从国庆节之后,我们有多久没等来一部够爽够刺激的进口片了?
或者,我们有多久没进过影院了?
今天,终于等来这部年度惊悚片口碑黑马,在内地正式上映。
《坠落》
该片烂番茄新鲜度79%,IMDb评分6.3分。
此前就在影迷圈里火过一阵子,这次终于可以去影院里,沉浸式体验“两脚发软”的刺激效果了!
海报上写着明显的观影提示:恐高症状者谨慎观看。
不过这反而成了影片最大的卖点,正如恐怖片一样,越害怕,就越是想看。
危机四伏的故事
《坠落》的故事并不算复杂:曾有一对热爱极限运动的夫妻,丈夫丹在一次攀岩途中意外坠崖丧生,这令妻子贝姬沉浸在痛苦之中。
临近丈夫的周年忌日,贝姬依然一蹶不振,拒绝父亲的好心安慰。
同为爱好攀岩冒险的亨特,为了帮助闺蜜走出悲伤,邀请她一同去攀登一座高达610米的废弃电视信号塔。
亨特的想法很简单,想要战胜恐惧最好的办法,就是直面恐惧。
不过策划这场冒险,亨特显然是有私心的。
她本就是个热衷探险的网红博主,深深懂得吸引眼球的流量密码——她想把这场探险拍成视频,发到网上给自己涨粉。
两个女孩盲目自信又缺乏专业素质,几乎啥也没带,包里只有一瓶水,就开始贸然登塔。
影片开头用了多个镜头,暗示这趟旅程肯定会发生意外。
电视塔年久失修,早就埋下安全隐患:比如断裂边缘的钢板、摇摇欲坠的梯子、松动边缘的螺丝钉等等。
高塔顶端的信号灯,不断闪烁着象征危险的红色光芒。
电视塔附近荒无人烟、缺少援助,只有凶猛的秃鹫,啃食着还没断气的动物。
影片运用了大量第一视角镜头,拍摄她们的攀爬过程。
随着攀爬高度不断上升,危险看似一触即发,所有观众都忍不住捏了一把汗。
《坠落》把希区柯克的“炸弹理论”运用得十分纯熟:早就告诉观众桌子底下有炸弹,但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爆炸。
这对闺蜜不仅成功登顶,还开心地玩起自拍,她们甚至让整个身体荡在空中,只用一只手抓着平台的边缘。
果然,在下撤的过程中,由于年久失修的梯子意外掉落,她们被困于只有2平方米的塔顶平台,被迫展开绝境求生。
影片中后段的故事,大部分都发生在这个狭窄的平台上,出场人物也只有两位女主角。
看起来极简的设计,却并不乏味无聊。
片中一个接一个的悬念,反而成功调动了观众内心深处的好奇与恐惧。
在手机没信号、没有水源和食物、周围荒无人烟的极端条件下,她们能成功活下来吗?
她们会互相帮助,还是反目成仇?
时光君不想剧透更多,请大家去影院里找答案吧。
眩晕感与悬疑感
和《坠落》相似的“困境求生”类惊悚片,这些年在国外有不少成功的先例。
被困在极端环境的主角,搭配一个容易引起观众恐惧感的元素,经常能达到不错的效果。
比如《鲨滩》《鲨海47》的困境是深海和鲨鱼,《巨鳄风暴》的困境是幽闭恐惧,《地心引力》的困境是深空。
还有类似《荒岛余生》《金氏漂流记》这类电影,把主角扔进某个“荒岛”里。
关于攀爬/高空恐惧的电影也有不少。
比如《垂直极限》《绝命海拔》《127小时》《徒手攀岩》等等,当然这些电影中,也有不少是改编自真实求生经历或极限运动员的故事。
《坠落》是把这种“极端环境”,设定成了合理范围内的“极限状态”。
这部片成功拿捏住了三点:第一是对于高空的恐惧,第二是人性和情感的弱点,第三则是人对于求生的本能向往。
全片都在不停渲染“高空恐惧”:高耸入云的电视塔,仅能落脚的狭窄平台,唯一的梯子又断了,只要走错一步,就是粉身碎骨。
此前制作这类电影,难免会依托于绿幕和特效,但《坠落》是真正在沙漠中搭建了30多米的高塔,并进行了实景拍摄。